Lazy loaded image
🏠“三下乡”
字数 11390阅读时长 29 分钟
2025-7-20
2025-7-21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E路向绥·丹青绘农”先锋队 撰稿人:韩烨 格式整理及网页发表:张弛

博物馆

这座绥滨当地的博物馆。当你踏入馆里,昏黄的灯光,瞬间与外面的阳光明媚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也将时间划分为过去与现在。 全民国防教育是博物馆的一大主题,它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绥滨县是边境县,肩负国家国防安全重大政治责任,要开展高水平国防教育,提升全民国防意识、增进团结稳定。

(一)抗联故事

绥滨与俄国仅一江之隔,是重要的边境要地。早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置高屯分防巡检署。民国2年(1913年)设置高家屯警察事务所。民国6年(1917年)设置军队驻防。民国11年(1922年)建立地方武装组织。1932年6月日本侵略军占领绥滨后,在绥滨设置日伪军警国防部队,组织地方反动武装以镇压人民反抗斗争。然而,绥滨人民不甘忍受日寇的法西斯统治,纷纷拿起武器,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抗日人民自卫军,同日寇开展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37年6月,抗联六军五师在绥滨成立。这支队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绥滨、萝北、富锦、同江一带同日伪军进行过数十次战斗。在反抗日本侵略斗争中立下了卓著功绩。1945年,“九·三”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日伪残余组织土匪武装,企图捣毁刚刚建立的人民政权。绥滨人民武装部队配合主力部队消灭了境内的土匪。在解放战争中绥滨人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为创建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县长陈大凡,在黑龙江省绥滨县忠仁镇中兴村,敬立着陈大凡的巨幅雕像,这里是陈大凡战斗过的地方。对陈大凡一生及所做的贡献,在1993年2月22日《人民日报》发布的“陈大凡同志逝世”一则消息中,做了全面概括和高度评价。陈大凡同志生于辽宁省北镇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斗争,组织并领导了绥滨县和黑龙江省抗日人民自卫武装,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notion image
首任书记王永昌,在黑龙江省绥滨县绥东镇大成村和连生乡望江村,分别敬立着“中共绥滨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纪念碑和“原中共绥滨县委旧址”纪念碑,这两处都是王永昌曾经从事革命工作的地方。王永昌,原名刘来智,曾用名王德,1901年生于山东寿光。入过私塾,习过武术,文武兼备,机智勇敢。他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来到黑龙江省汤原县,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王永昌建立了绥滨县第一个党支部,是绥滨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又是组建抗联第六军第五师的主要推动者,为开创绥滨县党的事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联黑马白福厚,1913年,白福厚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6岁进入私塾,10岁跟随父母来到黑龙江绥滨六区安乐屯,就是现在的绥滨县福兴满族乡福兴村。“九·一八”事变后的1932年6月,日寇的魔爪伸向了绥滨。面对日寇的进犯,绥滨人民同整个东北一样,纷纷组织起来,拿起武器,坚决抵抗。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西南的猴石山上,敬立着一座东北抗日联军战绩纪念碑,碑上刻有许多抗联先烈的名字,其中就有白福厚。隶属于东北抗联第六军第一师和第三路军第三支队的抗联英烈白福厚,先是在下江一带坚持游击战争,后又转战龙北。
notion image
在九年的战斗生涯中,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抗联精神。他不畏牺牲,以身殉国,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黑夜,迎来朝霞,给健在的抗联战友和后人们,也给家乡绥滨人民,留下了无尽的崇敬和怀念。

(二)抗洪故事

绥滨县紧邻松黑两江,多年来的多次遭遇洪水猛涨,大堤险象环生、渗漏严重,堤坝外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内涝加剧,尤其是公元一九九八年八月份,松花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二十九日绥滨江段水位涨至六十二点七二米,超过有记录以来最高水位零点二四米。九十三公里长堤浸泡多日,险象环生,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市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人民解放军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奋起抗洪抢险,奋战五十多天,抗击了洪水,保住了大堤。谱写了一曲万众一心战洪魔保家园的赞歌。这一伟大的抗洪精神将永载绥滨史册。绥滨县松花江堤防全长148公里,其中县辖93公里,上起303航标,下至高台子与二九〇农场黑龙江堤相接。93公里松花江堤防划分三个自然段:东方段 -- 西起大桦树,东与二九〇农场高台子大堤相接,全长16公里;绥滨段 -- 西起永兴强排站,东至大桦树,全长58.7公里;向阳段西起303航标,北与普阳农场大堤相接,东至永兴强排站,全长21.44公里。 鉴于1998年特大洪水的汛情,经水利部松辽委批准,绥滨县总投资16591.67万元,建筑规模堤防全长90公里,总工程量土方917.18万立方米,石方2.85万立方米,混凝土2.94万立方米。自1999年以来,先后对东方改线、东方旧堤加固、白兰泡堤段、城区堤段、城西农田堤、农田堤绥滨段、农田堤向阳段等七处堤防进行了修筑,防御标准分别按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施工。截至2003年底,全县建成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标准防洪堤145公里(县建93公里),堤防保护土地面积414万亩,村屯、连队250个,人口17万人。
notion image
墙上挂着中国从1978年到现在所发生的关键性的大事,在绥滨这个边陲小城里,依然能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的成果,我们驻足观看,默默把它们记在了心里,它如同明灯一样,为我们驱散迷雾,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永远跟党走,建设新绥滨”这句口号的含金量。
notion image
绥滨县国防教育基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我县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打牢全民爱国强军思想基础,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绥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目前,博物馆尚处于建设阶段,部分展区仍在完善,宣传力度也略显不足,甚至许多当地人也不知晓这个地方,实在令人惋惜。博物馆——这个承载着城市岁月的苦难辉煌的地方,这个最能深刻认识这座城市的地方,理应被更多人看见、铭记。
notion image

庆连村太空养殖基地

位于绥滨镇庆连村的太空养殖基地,据当地书记介绍:这里总共有八十一座大棚。
notion image
在这里,仿佛穿越时空,踏入了一个别样的蔬菜世界。这里汇聚了众多曾经在太空中遨游的蔬菜种子,包括南瓜、辣椒、西红柿、茄子和黄瓜等太空品种。这些航空蔬菜不仅个头大、产量高,更展现出卓越的抗病虫害能力。例如,“太空南瓜”体型庞大,南瓜藤更为强健,叶片也更为宽大;“太空茄子”则表现出更强的耐寒性,使得冬季也能多出一季的丰收。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此外,这里种植的航空蔬菜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与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体验这些经太空育种技术改良的蔬菜。

关于太空养殖基地:

核心优势与差异

  1. 品种独特:依托太空育种技术,蔬菜具备耐寒、高产、形态新奇等特性,适配东北气候,普通基地难以复制。
  1. 效益更高:通过智能化种植和高附加值产品,单位面积产值远超传统农业,带动村民增收更显著。
  1. 模式先进:“太空种子 + 标准化 + 订单农业” 模式,摆脱传统 “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更强。

发展前景

  1. 对东北而言,可成为寒地特色农业标杆,突破传统种植瓶颈,为黑土地高效利用提供范本。
  1. 延伸产业链(如深加工、农业旅游)后,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推动区域农业转型升级。
这里的环境优美,你能看到不远处太空人与航天飞船的雕像,那是他们的精神标志,农户们栉风沐雨的劳作,为这片土地洒满了希冀,相信当他们终于可以停歇的时候,那些沧桑的眼睛看到的,将会是崭新的未来。

稻虾田

站在庆连村稻虾共养基地的观景台上,眼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野:水稻整齐地排列在浅浅的水面上,翠绿的稻叶随风摇曳,荡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稻田与养殖水体相互依存,形成了生态友好 的“粮渔共生”模式。这幅田园画卷不仅展示了农业的多样性,更体现了乡村振兴中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智慧。
然而在赞叹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因起了我们的思考。

水稻和小龙虾共养,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挑战?

“稻虾共生”模式的推广,源于其表面上的双赢局面:水稻为小龙虾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残渣,而小龙虾则通过翻动泥土,促进水体循环,减少病虫害,甚至有助于水稻的生长。这种生态循环被认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然而,实际操作中,这种模式并非总是如预期般顺利。
notion image
首先,水稻和小龙虾的生长周期存在差异。水稻在生 长初期需要较高的水位,而小龙虾则在水位过高时容易缺氧,影响其生长。此外,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施肥,而过量的肥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小龙虾的生长环境。这种周期和需求的差异,往往导致两者在同一生态系统中难以达到最佳的共生状态。 其次,小龙虾的捕食行为可能对水稻造成威胁。在水稻苗期,小龙虾可能会啃食水稻的根系,导致苗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这种捕食行为,尤其在水位较低或水质较差的情况下,更为明显。此外,“稻虾共生”模式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农户需要根据水稻和小龙虾的生长情况,灵活调整水位、施肥和管理措施。然而,许多农户缺乏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导致管理不当,影响了共生效果。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如何优化“稻虾共生”模式,使其真正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多重效益: 首先,加强农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水稻和小龙虾生长规律的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科学的管理,合理调整水位和施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 其次,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监控系统和数据分 析,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和生物状态,为农户提供决策支持。此外,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稻虾共生”模式的研究,制定科学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为农户提供指导。 最后,在推广“稻虾共生”模式时,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实施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稻和小龙虾的和谐共生,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龙虾被误食,如何应对与预防?

在与当地农民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小龙虾的外形与某些可食用水生物种相似,尤其是在水稻田中,它们的活动范围广泛,导致一些鸭子、鹅等禽类在在水田可能将小龙虾误食。更让我们揪心的是,在调研中农户提到,小龙虾养殖的成本其实远比想象中要高。种苗采购、水质调节、饲料投入,再加上人工管理,每一只健康的小龙虾背后都藏着农民沉甸甸的投入与希望。如今物价飞 涨,哪怕一批小龙虾因为管理疏忽被误食、伤亡,带来的经济压力也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损耗”所能概括的。对一些依赖养殖收益补贴家用的农户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一季辛劳白费,甚至影响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药钱。
notion image
站在田埂上,看着书记谈及误食问题与产率不高问题时时眼中闪过的无奈和疲惫,我们这些“从象牙塔走进黑土地”的青年,心 中不免一阵酸楚。这不仅是一场生态农业的博弈,更是一群普通人用双手托举生活的现实抗争。 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呢? 首先,要从生态布局入手,合理规划稻田与养殖区域的界限。在开展“稻鸭共养”或“稻禽共养”时,应考虑设置物理隔离带或网格装置,避免鸭子、鹅等禽类进入小龙虾密集栖息区域,减少无意识的捕食行为。 同时,也可以在田间设置浮台、水草带等“避难区”,为小龙虾提供藏身之处,提升其存活率。更重要的是,农民应掌握科学的投放与放养密度控制,避免小龙虾过度集中而成为禽类“目标”,降低其被误食的概率。此外,可通过定点定时投喂禽类饲料的方式,减少禽类在水田中“自发觅食”的冲动,从行为上干预误食现 象。 我们也建议政府与农业技术部门加强指导,为农户提供稻虾禽共养的管理培训,宣传生态循环中的潜在风险,并提供适当的物资支持,如防护网、浮筒等。唯有让生态养殖更加精细化、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生”,把损耗降到最低,把收益提到最大。

菌菇产业基地

我们来到了绥滨镇吉成村,探访当地的菌菇产业。走进培育菌菇的大棚,里面是如此的阴暗潮湿,脚踩在地面上满是类似泥巴一般粘稠,使我们一时有些难以下脚。这里平均一个大棚里有三四十摞菌棒,一摞就有三四排,每一排菌棒排列整齐,间或有几个菌菇冒出了脑袋,为这个地方平添了一丝生机。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这里主要有两种菌类:平菇,皇家蘑。这些菌菇依托绥滨适宜的气候和优质的水源,生长周期短、产量稳定,是村里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每一个菌棒里面都含有玉米芯,锯沫子,豆粉,玉米粉;通过科学的配置再经过高温消杀后,才将往里面接种菌菇并开始发酵,没发之前菌棒是黑色的,等发酵完之后就都变成了白色。
notion image
随后,我们参观了菌菇食品加工区,这里是主要生产菌菇丸子的地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来形容这里再合适不过了,仪器整齐排列,环境干净整洁。 书记通过口头讲述,先将鲜肉搅碎,再在其中加入菌菇再次搅碎,打浆,加入配料与其混合,经高温酥化后成型,再经冷却后就成为了市面上我们所看到的丸子的样子。书记又给我们观看了整个过程的视频资料,我们看到了那些丸子生产的速度之快,质量之高;透过这些,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菌菇食品产业光明的未来前景。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书记还提到:“不只是丸子,还有午餐肉等菌菇食品的加工,只是目前还未投入到实践当中”。虽然如此,但从头到尾,书记一直带着骄傲与自豪同我们讲述,在朴实无华的言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自己产业的自信与热忱,也感受到这些风尘仆仆的农户们靠着小小的菌菇,已然为撬动乡村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菌”活力。

水务局党建

我们来到绥滨县当地水务局,参与了以 “绥心向党,兴水惠民” 为主题的党建活动。刚进门,便可见“忠诚,干净,担当”在上,“科学,求实,创新”在下,中间八个大字“绥心向党,兴水惠民”。
水务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水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十六字治水思路,牢记新时代水利精神,打造了“绥心向党,兴水惠民”的党建题材。 水务局的标志:上面是一个党徽,下面是一个水的象形文字,寓意着水务人永远跟党走。

这次党建的主题一共四部分:

一条主线固根本

新时代,新征程,绥滨县水务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防排灌供”为主线,着力打造民心工程,让水利工程造福千家万户。
notion image

两个融合强枝干

将党建工作与水利业务、水利文化紧密结合,确保党组织在推动水利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田”等活动,引导党员在工作一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组织党员参与防汛抢险、除涝灌溉、为社会办实事等具体工作,将党建工作与水利工作有机融合。
notion image

三种情怀催新叶

  • 水利情怀
在绥滨,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老一代水利人挖河渠、造堤坝、建站闸,为家乡奠基;新一代水务人聚焦治污、防洪、排涝、保供、节水,接续奋斗。水利人默默实干,于平凡中彰显人生价值,凝聚对水与群众的深厚情感。
  • 家乡情怀
绥滨的河流与水源承载着共同记忆与梦想,水务人以守护这片土地为荣,深知责任重大。水利关乎粮食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县水务局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松两江灌溉和除涝工程,为农业生产筑牢根基,未来将继续保障粮食安全,服务县域经济。
  • 人民情怀
水务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先,全力保障居民用上安全清洁的水。历经五个发展阶段,绥滨农村供水水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普及率达 100%,提前七年超全国目标,获 “全省脱贫攻坚记大功”。未来将坚守 “为人民服务” 宗旨,以务实、担当、创新、坚韧的姿态,增进人民福祉。
notion image

四大为民服务绽新颜

  • 兴来灌区养护中心 “保灌溉,粮丰产”
见证绥滨从水患频发、靠天吃饭,变为通过精细养护灌溉设施,实现水资源科学调度,让昔日水患之地成稳产粮仓。
  • 农村饮水与抗旱工程养护中心 “喝好水,身康健”
映照绥滨从饮水艰难、水质堪忧,到如今保障安全供水,抗旱能力提升,农村供水普及率达 100%,群众饮水安全无忧。
  • 除涝工程养护中心 “除涝水,粮稳产”
铭刻绥滨从内涝成灾、作物绝收,到借排涝设施及时排涝,让农作物在多雨季正常生长,筑牢粮食稳产防线。
  • 河道和防洪工程养护中心 “抵外洪,保安全”
书写绥滨从洪水肆虐、家园被毁,到凭坚固防洪工程抵御外洪,实现安澜无恙,终结水患频发历史。
notion image
一路走到这里,我们好像经历了那段历史,看到了无数绥滨人民投身在水利工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带领绥滨脱离了苦海,让更多的人们喝到了纯净水。现在,绥滨县水务局的工作人员都是年轻的一代,他们一路带领我们,翻过陈旧的一页,去看崭新的一页;丰富了我们的心灵,升华了此行的意义。
notion image

中兴界碑,英雄纪念碑

我们驱车前往忠仁镇中兴村,漫长的车程也难抵我们那颗赤诚的心,车窗外不断掠过广袤稻田,整齐田垄,蔚蓝的天空中点缀着几朵白云,时不时有几棵小树向我们问好,如此回归自然般的简单朴素,却能抵得过太多的复杂华丽。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我们停靠在黑龙江畔,天空张扬的蓝与江水内敛的蓝各据一方,中间画了一笔彼岸的翠绿,晴空下的江水为这个炎夏增添了一抹清凉,一切显得如此和谐。
notion image
我们得知:隔江的那一片土地,即是异国他乡。我们拾起石子投入江中,石子碰撞水面,激起层层涟漪,也激起了我们的爱国情怀。阳光下,我们以少年的姿态骄傲的挥舞着我们旗帜,看着这飘扬的红色,顿时,脚下的土地便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分量。不远处的界碑庄严肃穆,“中国”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也让人读懂了“国土”二字的厚重。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随后,我们走到了村里的英雄烈士纪念碑前,在天空与江水的背景下,为这座纪念碑多添了几分庄严。我们来到碑前,却发现碑前只有一束已经枯萎凋落的花,心里不觉五味杂陈;奈何周边尽是单一的草绿,实在难以发现几点与众不同的艳丽色彩。 “我们应该干点什么。” 思考半晌后,导员与同行的退伍军人缓缓来到碑前,并肩敬礼,那标准的军礼里,有对先烈的崇敬,更有对家国的赤诚。我们站在祥和里,眺望着动荡年代;微风拂过,纪念碑上的名字仿佛在低语他们为守护这片土地付出的牺牲;就这样,他们诉说着,我们聆听着。
notion image
不远处,是抗战英雄陈大凡的雕像,我们依稀记得这个名字也出现在了博物馆里,便又多了几分敬意。站在雕像前,我们再次重温了他的事迹:面对日军两次劝降仍岿然不动、三天两夜击毙日伪军60余人、被人们称为“顶风斗雪真英雄”。那一刻,在博物馆里读到的文字变得鲜活而滚烫,心中那红色的信念也随之缓缓绽放。
notion image
正是这样一群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边境的长城,才让如今我们能站在这里静静感受江风的温柔。我们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并且认真记录下来,镜头定格的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份传承 ——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接过这份守护的责任,将英雄精神融入青春的底色,化为前进的动力。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陈大村

去往绥东镇陈大村的路上,水清沙幼,草木茂盛,沿途还可以看见无人机为农作物喷洒农药,不禁让我们感叹农业“绿色发展”的落实。宜人的景色,美好的洽谈,这循序渐进的美好,大大增长了我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到达后,我们首先与绥东镇镇长展开了交流。在“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面前,我们洗耳恭听,大概地了解到陈大村的特色产业发展脉络。 这里的养殖场颇具规模,尤其是从佳木斯引进的大鹅养殖,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之一。据镇长介绍,每只大鹅能产 50 个蛋,每个蛋售价可达六七块;6、7 月份是售卖大鹅的旺季,每只大鹅能卖到 100 元。不过由于养殖成本较高,村民一般不会自己购买食用;养殖场的劳动力也全部雇佣当地农民,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除了大鹅养殖,村里还有 70 到 80 亩的艾草种植地。特别提到,20 年前的脱贫攻坚是陈大村发展的转折点,这几年将重心倾向于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兴村之路。
notion image
告别了镇长,我们来到了陈大村当地总书记处,办公室里,阳光照亮了房间;正当中一面党旗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一旁的柜上摆放着的奖状,虽受了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可以看出“先进村”的字样。
notion image
墙上挂着一张攻坚作战图,上面的数据改了又改,精确介绍了陈大村的实际情况:全村共190户,人口587人,五保户4户4人,低保户10户21人,残疾人35人,劳动力人数426人,劳务输出110人,耕地面积9150亩,其中水田7200亩。经济作物(大豆、玉米等)面积1950亩,林业(松树、杨树)资源约260亩,土地流转面积4500亩,水面资源75亩。村内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和林下经济。
notion image
正当我们沉浸体会时,书记走了进来,以不符合他这个年龄的异常饱满的热情向我们问好,似乎欢迎之情要溢出他的每一丝皱纹,我们也有些接不住他的热情。之后,他用骄傲自豪的神情围绕乡村振兴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工作队成效显著,村民满意度高,对脱贫户情况了然并精准帮扶,连看病、缴费等日常小事都细致指导。产业上紧跟县城发展,以养鹅为主,还依托工作队单位资源为村民提供工作,参与度高。当前最大难题是缺人才技术,如何吸引年轻人返乡成关键课题。 总书记坦言: “我们很微小,我们的期望和想法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从基础上将工作做实,与老百姓交心,取得认可。虽然微小,但是我们很自豪,我的村的满意度一直在95%以上。”
notion image
谈话结束后,我们体验了摘艾草和香瓜的乐趣,在阳光下,我们的旗帜迎风飘扬,熠熠生辉,汗水浸透了衣裳,也净化了心灵,新鲜的艾草和香瓜让我们也体验了一把农户们收获的乐趣。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接着,我们来到了当地的酒厂。讲解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纯粮食酒的制作过程:将粮食粉碎后先进行蒸煮,再经过发酵等工序酿造而成。他还告诉我们,粮食酒口感醇厚,且相较于其他酒类,对身体的刺激性较小,更受消费者喜爱。
notion image
参观完酒厂,我们又去采摘了黑加仑和蓝靛果,我们之前总把黑加仑和黑添添误认为是一种东西,但现在我们才得以区分;蓝靛果的花青素是蓝莓十倍以上,可以更好的中和酒的辛辣。我们采摘并品尝了这些果实,期间,我们还主动帮着清理了果园里的杂草,用实际行动为村庄贡献一份力量。
notion image
临走前,为了支持当地产业,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宝贵的产业,我们购买了几罐酒厂的纯粮食酒,书记从头到尾都在陪伴我们,好像殷切的渴望我们把这些东西带到更多的地方,看着他们嘴角流露出自然而然的笑容,我顿时觉得这次行程充实而有意义,陈大村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展现出的活力与潜力,让我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
notion image

艾草产品店

广阔的青年广场旁边,一个并太不起眼地方,那是一家艾草产品店。我们刚一进门,我们就被店内飘来的艾草气味和琳琅满目的艾草制品吸引。老板娘掀开帘子,缓缓走来,热情欢迎了我们,并详细讲解起艾草的功效,三言两语便让我们对艾草有了全新的认识。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在她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艾草的用途十分广泛。生活用品方面:散发着淡淡艾草香的养生枕,有驱蚊虫,改善睡眠的功效;方便实用的艾灸产品,可用于日常保健;艾草肥皂,清洁的同时兼具护肤功效;还有艾草香膏,有止痛的功效。老板娘甚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艾草的止痛功效,利用图片记录,对比清晰可见,产品的质量高并且效果明显。
notion image
食品领域也不乏艾草的身影,艾草糖、艾草月饼、艾草小黄油等,将艾草的清香融入传统美食,别具一番风味。 老板娘还耐心地为我们区分了艾草和艾蒿。两者虽外形相似,但两者只是同属一科,并不是一种东西:艾草气味更浓郁,叶片更厚实,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也更高;而艾蒿气味较淡,但也可以用于药用和驱虫
notion image
然而,这样优质的艾草产品在绥滨却鲜为人知。老板娘也无奈地表示,店铺刚刚开业,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有一家艾草产品店。更重要的是,当地人们对艾草的功效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艾草制品的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品的销售。 但相信如果有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学习并认识到艾草产品的价值,再通过口口相传;迟早有一天,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会有更多的人发现,也会有更多人去证明和发扬艾草的价值。
notion image

花海

午后,在慵懒的风中,顺着松花江的方向,一抹与众不同的紫色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我们加快脚步,到它面前时,我们站住了,迟迟不肯将目光挪开。
notion image
七月的绥滨游人正被一望无际的马鞭草拥抱着,洁白的风车像是持剑的骑士,紫色的马鞭草则是漫到脚边的披风,是不是有几个蝴蝶贴心为这片紫色缀上更多生机,孩子们肆意奔跑,以“灵动”与马鞭草的“静谧”相呼应。不远处架着一把大提琴,清风拂过,激起阵阵音浪,年轻或年迈的两个人迈步走上纯净的阶梯,上面写着“LOVE”的字样,一切相互帮衬,如此和谐,如此浪漫。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带队老师说,这片花海是去年才种起来的,以前这里是荒地,现在成了居民散步的好去处。我蹲下来摸了摸毛茸茸的花茎,泥土里还带着阳光的温度,破土而出的不仅是幼嫩枝芽,更是这片土地的希望,这股“紫色风潮”还在慢慢向外蔓延,也让我意识到原来 “乡村的变化” 从来都藏在这些具体的风景里。 绥滨这时又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了,想方设法地往展示着自己的青春活力,花海就像是别在头上的一束簪。我们小心的走着,不忍扰乱这般祥和;我们在风车旁,在阶梯上,以天之蔚蓝,以云之洁白,以马鞭草之淡紫,留下了我们的影子。一边走,一边感叹:这片质朴的土地,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浪漫,也有着自己的发展空间。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绥滨大鹅走天下

绥滨大鹅走天下”这是绥滨县的一句老话。 为了体会绥滨大鹅产业的兴盛,我们驱车来到绥东镇。到达之后,我们首先与绥东镇镇长展开了交流。在“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面前,我们洗耳恭听,大概地了解到陈大村的特色产业发展脉络。 这里的养殖场颇具规模,尤其是从佳木斯引进的大鹅养殖,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之一。据镇长介绍:“每只大鹅能产 50 个蛋,每个蛋售价可达六七块;6、7 月份是售卖大鹅的旺季,每只大鹅能卖到 100 元。不过由于养殖成本较高,村民一般不会自己购买食用;养殖场的劳动力也全部雇佣当地农民,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除了大鹅养殖,村里还有 70 到 80 亩的艾草种植地。特别提到,20 年前的脱贫攻坚是陈大村发展的转折点,这几年将重心倾向于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兴村之路”。
notion image
告别了镇长,我们又来到陈大村总书记的办公室。和镇长一样,他也着重说明了养鹅产业已经是陈大村乃至整个绥滨的重要产业。为了向我们展示,书记接下来还带我们来到了当地的亿源丰养殖场。
notion image
亿源丰养殖场位于绥东镇陈大村东500米占地总面积30000平方米,由原陈大养鹅场、陈大养猪场整合而成。原养鹅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设成鹅舍2栋总面积1500平方米,自鹅会面积500平方米。2025年养殖场扩大规模,承包原陈大养猪场,猪会改造鹅舍2栋总面积1500平方米、管理房面积340平方米该养殖场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以种鹅养殖为主“霍三”种鹅8000只,每天产蛋3600枚左右。目前已15000只鹅雏。
notion image
近几年,绥滨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探索农业振兴新路子,坚持打好生态牌、走出特色路,将大鹅养殖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实现养殖产业新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notion image
而关于养鹅,首先要看准市场,如果养殖的范围广,养殖的多,就不是优势了;最后销路不行,价格就下来了,如果成本下不去,那终将是没有效益的,终将是失败的产业。所以说,应当看好前景。因为别的地方不好养或者养的成本高,而绥滨县养的成本低,这才有优势,才有市场竞争力,否则就会处于被动。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别的地方也养殖,且比这里的条件还要优越;若是这里硬养大鹅,就会导致成本的上升,产业也可能发展不起来。 若想真正发展起来,需要很多因素:一个就是各方面的宣传,尤其是社会上的宣传;然后就是找准市场,选择好养殖基地的位置;再有就是一个因素就比如:三个月的鹅和七八个月的鹅是不一样的,无论是鹅肉还是鹅蛋都有区别。所以真正干好大鹅产业都要经过合理认证,市场调查,如何能够达到最佳点。只有这些办好了,才能使绥滨大鹅真正“走天下”。
而关于养鹅,首先要看准市场,如果养殖的范围广,养殖的多,就不是优势了;最后销路不行,价格就下来了,如果成本下不去,那终将是没有效益的,终将是失败的产业。所以说,应当看好前景。因为别的地方不好养或者养的成本高,而绥滨县养的成本低,这才有优势,才有市场竞争力,否则就会处于被动。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别的地方也养殖,且比这里的条件还要优越;若是这里硬养大鹅,就会导致成本的上升,产业也可能发展不起来。 若想真正发展起来,需要很多因素:一个就是各方面的宣传,尤其是社会上的宣传;然后就是找准市场,选择好养殖基地的位置;再有就是一个因素就比如:三个月的鹅和七八个月的鹅是不一样的,无论是鹅肉还是鹅蛋都有区别。所以真正干好大鹅产业都要经过合理认证,市场调查,如何能够达到最佳点。只有这些办好了,才能使绥滨大鹅真正“走天下”。
上一篇
“E”路向绥,丹青绘农——探访绥滨博物馆
下一篇
常用软件推荐
  • 作者:BarryZed
  • 链接: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
Loading...